女大學生足癬被當性病治 [ 2007-02-07 15:45 ]
記者調查
四成學生有病不愿到校醫院治
記者調查發現,安逸的情況并不僅僅是個案。記者在廣州高校中隨機抽取中大、華工、廣大、華師、廣工、廣外、廣商等幾所學校共計100名學生,分別就“學校校醫院的滿意度”、“有病是否首先考慮到校醫院治療”、“對校醫院哪些方面感到不滿”等問題進行調查,并對個別現象進行探訪。
延誤治療時機耽誤病情
廣州某高校漢語言專業的學生小瑩向記者投訴,自己發燒到38度時,掙扎著到校醫院就診,希望能打一針退燒針,誰料校醫竟不冷不熱的說:“我們這里不給打針,你到外面的醫院去吧。”支走小瑩的同時,連口服藥也沒有給小瑩開。小瑩說,那天由于下午有專業課,她只好強忍著堅持上課,計劃第二天沒課時再到校外的大醫院看病,不料那天晚上病情就加重了,并且一發不可收拾。高燒接近40度,最終在同學的攙扶下,深夜敲響了校外一個私人診所的大門,打了支退燒針,“不打實在熬不住,后來想想蠻害怕的,小診所的藥也不知可不可靠。“小瑩苦笑了一下。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感冒、咳嗽等小病以及疼痛、流血等需要到校醫院立刻處理的病情以外,接受調查的100名學生當中,大多數學生表示不會考慮到校醫院看病,而是會到校外醫院接受治療,理由是擔心校醫院延誤治療時機,會增加疾病帶來的痛苦。
診治不徹底致病情嚴重
大學生運動比較多,最容易擦傷扭傷。五山某高校的小劉同學向記者反映,自己在打籃球時不小心擦傷了膝蓋,到校醫院只是做了簡單的消毒處理,就敷上厚厚的棉花和紗布,幾天下來,傷口表層很快結痂,可讓小劉意想不到的是,表層結痂的傷口并沒有很快長好,反而更遭了,連續一周的時間,傷口里邊不斷地滲出血水和濃水,只好又到校醫院換藥,但連換兩次依然無效。一個星期后,實在忍無可忍之下,小劉決定到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治療,主治醫生的說法是:“傷口最初沒有徹底消毒,導致炎癥嚴重!”,在該院看完三天后,小劉的傷口很快痊愈了。
校醫態度欠佳看病馬虎
除此之外,調查發現,校醫院許多醫生態度欠佳,不能令師生滿意。不少學生稱,許多校醫都表現得趾高氣揚,面露不屑一顧的神色,覺得自己就是同學們的”上帝“,而同學們迫于想讓自己的病盡快能治好,也只能低聲下氣。曾經有學生在描述自己的病情時說“我可能上火了”,該校醫的脾氣也馬上“火”,很生氣地說:“上火是中醫的說法,我們是西醫!你不懂不要亂說!”該學生質疑,用中醫說法和用西醫說法來描述自己的病情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為了這樣“術語”的問題是否有必要向學生大動肝火呢?
此外,校醫看病馬虎也為學生詬病。在某高校BBS上一位學生戲稱校醫院為“獸醫院”,曾經一首打油詩總結了學生心目中校醫院的服務:“看病治療無須望聞問切,三包良藥管盡春夏秋冬。”有學生回帖表示,“每次問那么兩句,馬上就能開一堆藥,他以為自己是神醫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