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縣實施扶貧工作“四大工程”,突出發展生態經濟,千方百計增加農牧民收入,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大力實施整村推進扶貧工程。2013年自治區確定哈拉布拉鄉喀拉喬克村、霍斯喀巴克村等6個重點村為自治區整村推進驗收村。按照“九通”、“九有”、“九能”的驗收標準,發揮扶貧資金引領作用,加大整合資源投入,加快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共整合投入各類資金4065萬元,實施安居房、牲畜棚圈、土暖氣、節水灌溉、防滲渠、牲畜養殖等項目,全面推進驗收村住房和農田水利建設,加快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改善貧困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扎實推進貧困鄉村勞動力培訓和轉移工程。把提高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作為扶貧培訓的重要任務,根據市場用工需求,整合培訓資源,對貧困村富余勞動力進行“適銷對路”的實用技術和崗位技能培訓。截至目前,已培訓1800余人,轉移富余勞動力3700余人,發放科技資料1萬余份,實現勞務創收568萬元。
三是努力打造產業扶貧提升工程。以地委農牧業發展“三個下來、七個起來”為切入點,以“三個萬畝”特色種植、農副產品深加工和生態旅游為重點,科學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力爭把巴什拜羊、“裕民無刺紅花”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建立起新型的生態工業體系,重點加強扶貧龍頭企業與貧困村產業開發的對接合作,通過扶貧貼息資金引導金融資本支持貧困鄉村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建立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推動產業化扶貧取得新成效。
四是穩步推進社會扶貧工程。搶抓遼寧對口援建機遇,結合各級干部轉變作風服務群眾活動,不斷構建大扶貧格局,推進黨員干部轉變作風服務群眾““3311工程”,形成了自治區黨委領導幫扶江阿布拉克村,自治區商務廳牽頭9個部門定點幫扶15個貧困村,自治區5個轉服組駐村幫扶5個貧困村,地委、人大、行署、政協9 名領導干部幫扶8個重點村,地區26個單位定點幫扶4個重點村,縣直75個部門(單位)定點幫扶55個村(社區)的層層幫扶、層層落實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共爭取各級對口幫扶資金及物資501.63萬元,其中引進項目8個,資金489萬元,取得了良好效果。(記者 毛衛華 通訊員 劉曉莉)